在公民的政治生活中,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是
A.是否直接参与了国家事务的管理
B.是否直接参与了社会事务的管理
C.是否向国家机关提出建议及被采纳的多少
D.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013年9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熙来犯贪污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说明
A.任何公民的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B.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C.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和守法上一律平等
D.任何公民都要平等地承担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这里“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是
A.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 B.在劳动人民范围内实行的
C.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的 D.在被统治阶级内部实行的
2.下列对“民主”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民主是一种与专制制度相对立的国家制度
B.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C.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实行民主制的国家不存在专政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工人、农民代表占18.46%,知识分子代表占21. 14%,干部代表占32.44%,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占16.09%,解放军代表占8.98%,此外,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归国华侨等方面的代表。这充分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的特点
A.权利真实性 B.权利内容的广泛性
C.权利主体的广泛性 D.社会主义民主的全民性
(24分)30年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巨大进步,工业化水平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随之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环境污染“拐点”由专家研究变成了普通百姓的期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调动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共同治理环境污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许多国家工业化过程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变化

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 在经历2013年雾霾天气之后,人们发现形成雾霾天气的因素有:我国经济产能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民众环保意识淡薄等。同时,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应该加强环境法治建设。
(1)请你描述材料一中经济信息。(7分)并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道理,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对百姓期冀的“拐点”尽快到来所起的积极作用。(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我国治理雾霾献计献策。(6分)
(3)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治理大气污染过程中扮演的角色。(5分)
(16分) 材料一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14年3月5日召开。会期缩短为8天。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等。
材料二 2013年8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上海市人大、政协、政府等部门纷纷表示落实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阅读上述材料,请思考:
(1)材料一表明了我国政治生活中坚持什么样的民主政治制度?请概括中国特色民主制度体系的其他内容。 (4分)
(2)国务院批准上海自贸区,打造经济升级版,说明国家履行了什么职能?新一届政府致力于构建服务型政府,怎样才能构建对人民负责的服务型政府? (8分)
(3)请问上海市人大和人大代表分别怎样来落实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