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民间有句顺口溜说得好,“干部选得准不准,先让群众审一审。”某市委选拔任用干部实行...

民间有句顺口溜说得好,“干部选得准不准,先让群众审一审。”某市委选拔任用干部实行公示制,请群众把住第一道关。拟任干部的有关情况,将通过新闻媒体或以发文件、召开会议、张榜公布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各个方面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这些措施

A. 保证了我国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B. 更有利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D. 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自由

 

C 【解析】 试题分析:选拔任用干部实行公示,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故C符合题意。A“保证了”夸大了其意义,应该讲“保证了改为有利于”;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特指选举或被选为人大代表,题中未涉及,故B与题意不符。D错误,权利与自由是宪法和法律已经作出明确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 考点:民主监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民公园是天津市仅存的清代私家园林。该公园改造方案曾计划拆除砖砌围墙,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市民纷纷建言献策,网友踊跃发帖讨论。有关部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汲取合理建议,决定遵循中式园林习制,不拆围墙,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塑江南园林景观。人民公园改造方案的完善体现了 

A. 民主监督,有序参与                  B. 民主实践,亲力亲为

C. 民主管理,自我服务                  D. 民主决策,科学规划

 

查看答案

围绕人肉搜索引发的侵权、侵犯隐私、责任归属等问题,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实行博客实名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消息一出,立即就遭到了部分网民的反对。他们认为“博客”是个人,“言论自由”的论坛,不应受任何干预。网民的这一观点

A. 是正确的,因为它捍卫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 是正确的,因为它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 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D. 是正确的,因为它坚持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结合

2.根据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作为公民应该

①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②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③先享有权利,再履行义务              ④行使义务,放弃权利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查看答案

自2013年3月以来,农夫山泉接二连三地陷入“质量门”,与“京华时报”展开了一场没有规矩的乱战,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食品标准地方与国家有别。这表明

①政府要完善统一市场准人标准        ②政府要加大力度参与企业管理

③企业要真正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④企业发展需要遵循科学发展观

B.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要通过深化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创新政策、营造公平环境上来,重点支持基础性研究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这表明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②市场对科技创新的调节作用将会加强

③政府要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公共服务    ④国家应积极参与企业技术研究和攻关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分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6月28日,中国、印度、缅甸和国际社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

习近平主席指出:60年前,中国、印度、缅甸顺应历史潮流,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向亚洲、走向世界,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具有强大生命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历久弥新,意义历久弥深,作用历久弥坚。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实践者。中国将继续做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率,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请写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6分

2依据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新,历久弥深,历久弥坚的道理。10分

3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积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请列举2014年3月至5月,中国外交实践中积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两件大事。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