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人民民主的本质就是公民当家作主
C.民主与专制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关系 D.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01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2013年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____。
A.7% B.7.7% C.7.8% D.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4年的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坚持稳中求进、____ 。
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改革创新 D.调整结构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宣布,正式将____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中国珠算 B.中国针灸 C.丝绸之路 D.京杭运河
某班同学开展了以“推进城镇化、实现中国梦”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论坛中的一些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材料一:城镇化——决策如何定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国土资源部全程参与了《规划》的研究和编制,重点在城镇建设用地现状分析和规模控制、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提供了基础支撑,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将调查结果送有关部门研究参考。群众利益无小事,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更需要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9分)
材料二:城镇化——城在哪里建
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年)》,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指导,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特别是让已进城农民落户城镇、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是内涵发展、存量为主、集约高效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要科学规划实施,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中央为什么要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12分)
材料三:城镇化——人往哪里去
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其中2亿外出农民工占到全国城镇人口的23%。推进城镇化建设应以社区为主要载体,提高对进城农民的接纳度。但现实中部分城市居民对进城农民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同时许多城镇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激增,但城镇社区培训中心、图书馆、文体场等公益设施却难觅踪影。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社区生活。(12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某校高一某班开展了以“环保在行动,你我共参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话题一: 献计策
2013年入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再次引发了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面对当前的环境污染,一地或一人很难“独善其身”。政府、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每个公民也要行动起来,少开车、少用一次性物品,积招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
(1)运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在治理环境污染中应如何作为。(9分)
话题二:抓落实
目前,我国石油消费超过了GDP增速,能源消费增速过快,对能源生产带来巨大压力。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与中国西北边疆接壤,被誉为21世纪的“世界能源供应基地”,独特的地缘能源优势以及中国与中亚国家良好的政治经济关系是中国开展中亚能源外交的现实基础。在与中亚的能源外交中,中国需要充分考虑和体会弱小的中亚国家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相处的感受和需要,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方针来处理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外交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与周边国家开展能源外交的正确性。(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