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来,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岛屿问题上的纷争日趋激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来,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岛屿问题上的纷争日趋激烈,2014 年3月,菲律宾船只强行突破中方海警船执法行动,向坐滩仁爱礁的菲方军舰补给物资。6月16日,越南船只冲撞中方作业区达 1547 次,并多次强行冲闯中方981钻井平台警戒区。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有关国家应尊重历史事实,停止无理纠缠。美国重返亚太,欲插手南海问题。4 月26日美国与菲律宾签署《强化防务合作协议》强调共同应对一系列挑战,分析称矛头直指中国。对此,中国外交部指出,中美在亚太事务中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应该加强合作,同本地区的有关国家一道切实促进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繁荣,这才是根本之道。中国坚持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

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16分

 

①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主权国家具有独立权、自卫权和管辖权。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主权不容侵犯。(4分)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利益对立是冲突的根源。中国要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4分)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解决南海问题上,我国在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4分)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分) ⑤主权国家应遵循联合国的原则,履行不侵犯别国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4分) (答出任意4点得满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首先明确“当代国际社会”这一答题范围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中关于我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以及具体行动,以从中找出答题的突破点。题中材料“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有关国家应尊重历史事实,停止无理纠缠”,表明我国政府坚定地维护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对此,学生可从主权以及国家利益角度去分析说明;题中材料“中国外交部指出,中美在亚太事务中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应该加强合作,同本地区的有关国家一道切实促进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繁荣,这才是根本之道”,表明我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学生可从我国外交政策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题中材料“中国坚持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启示学生可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角度去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权利、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和实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我们的制度和体制机制更加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早在4月20日开始,中共中央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赴各地开展调研。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决定》稿的意见和建议。

运用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1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大后的一系列反腐动作的相继展开,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速,最集中地表现于网络反腐。网络反腐,即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权力行为的监督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惩治腐败的一种新方式。通过对网络技术、民意表达、执政能力的有机整合,网络反腐聚集了巨大的社会力量,传统的纸媒与新兴的网媒,有组织的媒体与无组织的自媒体,正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一个多维度、多立面网络,自发或群发地对各级官员进行监督检查、权力公开、财产曝光,从而逐步推动阳光下“扁平社会”的建立和精英化执政团队的建设。也有人认为,网络反腐容易形成低俗化和庸俗化的社会风气,并滋生青少年群体极端自由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对此,有专家指出,需要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还互联网一片亮丽清新健康的天空,让网络反腐与法治同行共诉中国廉政的美好时代。

据此,有人说,“我国反腐的关键在于网络反腐”。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12分

 

查看答案

与各国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体现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张的是

A.“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C.“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查看答案

习近平和普京 5月21日在上海共同见证《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本次协议签署的背景是因克里米亚独立问题,俄与占其贸易总额一半的欧洲关系恶化,以及中国在东海和南海上存在的领土纠纷。普京可借此降低对欧洲天然气市场的依赖,中国也可克服马六甲海峡的能源运输瓶颈。上述事实表明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③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                 ④干涉别国内政是非正义的、错误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任后,密集出访周边国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传递出中国加强同邻国合作的强烈愿望。同邻国加强合作,体现了

①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唯一形式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加强合作的基础

③独立自主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④我国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