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和实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我们的制度和体制机制更加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早在4月20日开始,中共中央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赴各地开展调研。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决定》稿的意见和建议。

运用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12分

 

①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2分) 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决定》(1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1分),党通过制定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大政方针政策,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1分)。 ③《决定》提出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和人民利益的总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分)。 ④习近平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1分),体现了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政治协商(1分)。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与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度(1分)。 ⑤上述材料表明,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可以促进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从而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召开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我国政党及政党制度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首先明确“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这一答题范围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认真分析,从中找出关键性语句来确定答题的方向。题中材料“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题中材料“《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题中材料“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决定》稿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方式以及我国的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大后的一系列反腐动作的相继展开,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速,最集中地表现于网络反腐。网络反腐,即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权力行为的监督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惩治腐败的一种新方式。通过对网络技术、民意表达、执政能力的有机整合,网络反腐聚集了巨大的社会力量,传统的纸媒与新兴的网媒,有组织的媒体与无组织的自媒体,正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一个多维度、多立面网络,自发或群发地对各级官员进行监督检查、权力公开、财产曝光,从而逐步推动阳光下“扁平社会”的建立和精英化执政团队的建设。也有人认为,网络反腐容易形成低俗化和庸俗化的社会风气,并滋生青少年群体极端自由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对此,有专家指出,需要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还互联网一片亮丽清新健康的天空,让网络反腐与法治同行共诉中国廉政的美好时代。

据此,有人说,“我国反腐的关键在于网络反腐”。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12分

 

查看答案

与各国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体现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张的是

A.“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C.“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查看答案

习近平和普京 5月21日在上海共同见证《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本次协议签署的背景是因克里米亚独立问题,俄与占其贸易总额一半的欧洲关系恶化,以及中国在东海和南海上存在的领土纠纷。普京可借此降低对欧洲天然气市场的依赖,中国也可克服马六甲海峡的能源运输瓶颈。上述事实表明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③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                 ④干涉别国内政是非正义的、错误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任后,密集出访周边国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传递出中国加强同邻国合作的强烈愿望。同邻国加强合作,体现了

①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唯一形式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加强合作的基础

③独立自主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④我国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4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德国期间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但中国也再不能重复鸦片战争以后在列强坚船利炮下被奴役被殖民的历史悲剧,我们必须有足以自卫防御的国防力量。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习主席的这句话说明

①霸权主义在当今世界愈演愈烈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消除霸权主义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④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