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枫桥在社会治理的实践中,摸索出“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调解机制,即通过组建各界广泛参与的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化解民间纠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这一调解机制
A.完善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 B.拓宽了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渠道
C.提高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 D.丰富了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形式
2013年12月27日至28日,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全体会议,对在衡阳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以贿赂手段当选的56名省人大代表,依法确认当选无效并予以公告。衡阳市有关县(市、区)人大常委会28日分别召开会议,决定接受512名收受钱物的衡阳市人大代表辞职。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作为公民
①完善选举监督机制,防止贿选产生 ②珍惜选举权利
③在实践中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 ④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依法规范选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14年5月,“爆料人”向南夫以“博讯网”北京站“高级记者”身份,经常在网站后台通过歪曲事实、捏造故事、篡改图片等手段,发布了大量的虚假文章和图片,非法攫取经济利益而被依法逮捕。这告诉我们
A.国家应采取措施限制公民言论自由 B.网络拓宽了公民政治生活参与渠道
C.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D.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是信访工作的核心。自2013年7月始,我国全面推进全国信访信息化建设工程,大力推进“阳光信访”,不受理、不交办、不协调“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截止到2013年11月,已有9.5万件转送和交办有关部门。“阳光信访”的推进说明
①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
②网上评议政府、监督听证会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
③民主监督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执政
④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必须采取合法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如今网络购物已成为重要的消费方式。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公开征求意见基础上,针对公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网络购物无理由退货问题进行了规定,首次对“网购后悔权”做出了进一步规范。这说明
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我国已建立 B.我国公民积极参与政府决策
C.我国法律是全体公民意愿的体现 D.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较快,中外文化合作方兴未艾,一些文化企业在海外落户。短短七八年间,100多个国家共开设了300多个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伦敦中国文化年、纽约中国文化游、“感知中国”等活动把中国文化带到国外民众中间,产生了积极影响。文化“走出去”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是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下列两个观点。
观点一 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文化产品“走出去”,而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走出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要提升文化自信,强化文化主体性建设,提升媒体融合力度,加强传播机制和手段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观点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和名片,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宣部秘书长官景辉说。他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一是重视内容创新,增强吸引力;二是重视出口平台和对外营销渠道的建设;三是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
(1)结合材料分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
(2)结合材料,请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出自己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