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东盟时倡议将2014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今后3到5年,中国将向东盟国家提供1.5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中国、东盟双方在文化交流中要实现共赢,应该( )
A.平等交流、和睦共处,认同外来文化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汲取外来文化
C.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维护文化多样性 D.取长补短、积极创新,弘扬传统文化
俗语说:“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该俗语一定意义上揭示了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这主要表现为中华文化( )
A.求同存异 B.兼收并蓄 C.推陈出新 D.博大精深
千百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创造和积累的民间文艺品类繁多,构成了一副异彩纷呈的壮美画卷。这表明( )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④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13年4月19日,“中华文化复兴出版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拟在5年之内,整理出版国学和海外汉学两大系列的经论典籍、研究著作和普及读物1 000余种,囊括中国历朝历代、世界各个国家的汉学图书中的经典作品。之所以要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是因为史书典籍( )
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③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学是医道之学,西医学是医技之学,医道之学是人学,医技之学是科学。几千年来,中医学坚持以人为本,处处都有“道”的内涵,“医道”是中国特有的“儒学”、“道学”和“医学”合二为一的结合体,是中医学的灵魂。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他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以永异于俗工也。”这段话表明( )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艺术创作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来源 D.艺术创作要通过偶然把握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