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因梦想兴盛,国家因梦想富强,人生因梦想精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0年,上海人陆士瑕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以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1)用意识能动性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9分)
材料二:某校高二(1)班结合班级为灾区募捐义卖活动,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同学们在班会课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张同学:我们为灾区捐款,就是要“没有阴霾,喜欢你笑。”
王同学:我为生活在一个团结友善的集体中感到温暖,“梦想在一起,从来不孤单。”
袁同学:“我努力,我自豪!”我手有残疾,你们只看到了我演出时的帅气,却不知我付出了多少辛酸的汗水。
(2)结合材料二,运用“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谈谈带给我们的启示?(12分)
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国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结合材料,说明党把群众路线作为“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6分)
调查显示,中国人年均读书量为4.5册,日本为40册,以色列为64册,目前很多国家都已对阅读进行立法,如美国《卓越阅读法》,韩国《读书振兴法》等。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全民阅读战略写入党的政治报告,据报道,我国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阅读立法”在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有利于提升我国国民阅读水平。反对者则称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你支持哪一方?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阐明你支持的理由。(8分)
现代社会,流言、谣言借助网络迅速传播。“流言止于智者”,要不被流言和谣言捉弄,首先需要对它们进行科学鉴别。从哲学角度看,这里的“智者”首先是指
A.善于用理性论证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人
B.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思考问题的人
C.坚持用自己的价值观做出价值选择的人
D.坚持用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分析问题的人
多年来,我国不断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起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胎子女”;本世纪初又开始实行“双独二胎”;随着我国生育率走低、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2014年又过渡到“单独二胎”。这表明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③政策制定要坚持与社会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调整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在某校“净化网络环境,应该做什么”的讨论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相关的哲学依据,你认为恰当的组合是
①自律——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②监管——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③宣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举报——价值观对人生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