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在事...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物是观念的集合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A 【解析】 试题分析:“气者,理之依也”是唯物主义观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是唯心主义观点,故选项A正确;“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客观唯物主义,“物是观念的集合”是主观唯心主义,故排除B。选项C体现的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实践决定认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说明的是获得认识的途径的知识,故排除D。 考点:本题考查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认为:英国王室是无足轻重的,首相领导的内阁才是权力的中心。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9

 

查看答案

2013年11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不能否定”进行阐释: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历史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这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整个党的历史,进一步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有重要指导意义。

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不能否定”阐释的现实意义。9分

 

查看答案

甲午马年新春伊始,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引发公众关注与热议。 针对央视家风的调查,网友表达了自己的现点和看法。

网友甲:家风就是勤勤恳恳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家风不在嘴上,家风在行动上。

网友乙:家风是一个小家庭或者大家庭所尊循或崇尚的风气和品质。家风既有家的特性,又有“社风”的共性。

网友丙:弘扬家风,人格爱国第一,人无品格,行之不远。

网友丁:“家风正,则国正”。从家风开始,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改善。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对网友观点的认识。8分

 

查看答案

材料:袁隆平扎根农业第一线,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中国整个水稻的产量提

高了20%,增产的粮食每年可以解决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李振声带领团队在当地农民的配合下培育出了优质小麦新品种,在我国北方大面积推广种植,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小麦产量;著名的杂交玉米专家李登海,长期致力于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创造了7个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他的种子在全国推广10亿多亩,增产1000多亿公斤,增效1000多亿元!

结合上述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谈谈这些科学家的成就对你的人生启示。8分

 

查看答案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政府、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就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哲理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转变的正确性。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