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在其新著《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10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
①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由经济因素决定歪曲为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
②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
③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
④把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生活中,人们所称的雾霾天气,其实并不是一种天气现象。雾由水汽组成,水汽遇冷结雾,雾的颗粒一般比较大;霾则是干性东西,由细小的颗粒物组成,基本在微米量级。这表明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B.事物的差异主要是由规模大小的不同决定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D.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今年是农历马年。“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一切”等祝福语“万马奔腾”,“马上体”成为今年最流行的文体。这其中有对新年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焦虑;有励志的愿景,也掺杂一些浮躁的心态。“马上祝福”可以有,但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马上心态”不可长。因为
A.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梦想就能照亮现实
D.事物发展是一个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网上流传2014年是60年一遇的“金马”年。在“南京市妇幼之家”的QQ群里,已经怀上宝宝的妈妈们兴奋不已,都说自己家的宝宝以后是“影帝影后命”。“妈妈们”的说法
A. 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B. 符合矛盾具有特殊性原理
C.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D. 违背了规律的普遍性原理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乘坐深海潜水器在海底发现了一个温度高达350℃的热泉口,泉口附近浮游着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等生物。在没有阳光、超过沸点、高压的深海环境下还有生命,成为“无法解答的复杂谜题”。经过近多年的研究,科学家破译了这种特殊生物的基因图谱,确定自然界还有第三种生命形式。上述一系列活动证明了
①探测工具扩展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的来源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通过科技设备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是认识的基础
④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是推动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