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

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8

 

(1)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2分) (2)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分)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分) (4)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说明《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这一答题角度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关于“《美丽中国》演出”的表述,找出其中的关键性语句以确定答题的思路。题中材料“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启示学生可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角度去分析文化创新;题中材料“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启示学生可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去分析说明;题中材料“《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启示学生可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方面去分析说明文化创新,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征方面去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中华文化的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生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10分

 

查看答案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A.培养“四有”公民                      B.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C.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查看答案

作为在中国举办的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头戏之一,“2014中法文之春”文化节于4月11日至7月10日在中国的40余座城市举行,文化节邀请近1000名艺术家为观众献上一场场文化盛宴。彰显了 

A.我国以开放心态尊重外来文化          B.我国积极学习外国一切文化成果

C.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D.世界文化一体化趋势加强

 

查看答案

2013年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其中对“文明旅游”做出了相关约定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必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这一规定      

体现了尊重及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促使旅游者在交流中实现文化认同

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和国家形象有利于维持旅游服务业的公益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