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纵观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从神一到神十,从无人到载人,从单人到多人,未来我们还将创建太空实验室,建立轨道空间站,一次次的突破和胜利都源于中国航天人不断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我们对宇宙空间的探索从未止步。
2013年6月20日,神十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首次太空授课成功。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使其了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请阅读上述材料,参与探究下列问题:
(1)从“神一”到“神十”,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虽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对宇宙的探索从未止步。这说明认识具有哪些特征?(6分)
(2)王亚平在太空授课中通过实验,使同学们加深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请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阐明其合理性。(6分)
(3)在太空失重的条件下,实验的现象会和在地球上明显不同。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哲学依据。(6分)
2013年7月1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规则》提出,到2020年,山东空气质量将比2010年改善50%左右。按照规划,2020年以后,工业企业排污的要求不再根据行业划分,高污染行业的排放特权将被取消,将以人民群众应当享受的基本空气质量界定周边污染源的排放标准。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省政府重视改善空气质量的原因。(6分)
材料二 为早日实现“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蓝天梦想,某市采取了多项措施,制定了“三步走”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以烟尘治理为重点,严格控制煤烟型污染;对不同行业制定了相应的废气排放标准;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力争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2)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上述措施坚持的方法论原则。(8分)
材料一 2013年,全球经济依旧低迷,许多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面对“严冬”,大量企业首先选择大量裁员、缩减生产、降低成本。另有一部分企业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选择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换代,增加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的研发,努力开拓市场,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甚至实现逆势成长。
材料二 面对经济的“严冬”,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尤为重要。要注重用改革的办法促进产业发展升级,把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结合起来,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产业发展升级创造多元投入、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1)结合材料一,请分析上述企业的不同应对之策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快产业发展升级?(8分)
在35年的改革进程中,我党的每一次三中全会都聚焦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号角。回答下题。
1.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看,之所以强调改革,是因为
A.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状况
B.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状况
C.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D.改革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告诉我们
A.要相信权威,坚定不移的支持中央的改革举措
B.要富有创新精神,敢于否定一切
C.要承认事物存在的合理性,敢于肯定一切,
D.要在继承中发展,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专家分析,雾是自然现象,霾多是人为因素产生的。工业燃煤、汽车尾气、农民焚烧秸秆、居民生活燃煤,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五大主要因素。这警示我们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应当根据自己的意愿建立新的联系造福人类
B.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和导向作用,必须树立生态价值观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只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理念不可能超越现实
医学研究表明,长期让闹钟来叫醒处于深度睡眠的人,会导致人的记忆认知功能减退,还会增加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风险。这说明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量变是渐进的显著的变化
C.量变中包含质变 D.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质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