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解析】 试题分析:②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物质的重要性,但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同时强调物质的重要性,具有唯物主义倾向,故入选。①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物质的重要性,而不是认为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不可取,题中没有夸大道德精神的作用,也不是唯心主义,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要求我们必须

A.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C.敢想敢干,想到就要做到              

D.要在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

 

查看答案

过去,人们认为杂草会抢夺果树营养,于是把草拔光,结果导致病虫害增多,农药使用量加大,形成恶性循环。现在,一些果园在果树周边保留杂草、灌木,以便益虫、小鸟栖息,结果病虫害明显减少,农药少用或不用,水果的口味也变得鲜美。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

②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的客观依据

④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发展规律的基本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B.意识有时超越时代具有前瞻性

C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查看答案

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矛盾具有特殊性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网友纷纷引用泰戈尔的诗映射当今的雾霆天气一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大街上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网友如此吐槽折射出人类活动没有正确处理好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为事物与自在事物的关系

C.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D.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