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截取某班级“中华文化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探究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片段...

截取某班级“中华文化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探究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片段一   《民族美食》

学生主持介绍,当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希望吃得精、吃得好,吃得有品味。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国各地各民族各具特色的优秀美食文化。该片不仅刺激了人们的味蕾,还引起了观众感情上的共鸣,勾起了无数华人拳拳游子心和深深故乡情。该片播出后,受到了广泛赞誉。

(1)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广泛赞誉的原因。(6分)

片段二   《民族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兴国之魂。充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时间

重要决策

十六届六中全会

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畴,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十七大

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定位

十七届六中全会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定位的同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国家定位。

十八大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十八届三中全会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

(2)根据片段二,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如何体现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6分)

片段三   《民族能量》

学生主持介绍,在媒体发达的今天,人们爱上了“吐槽”,“牢骚”成了家常便饭。 而“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正能量”越多,社会才会充满希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正能量的注入。

(3)根据片段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政府应如何积极创造 “宏观正能量”?(6分)

 

(1)① 中华美食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受到观众的广泛赞誉。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引起了人们的共鸣。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中华美食文化通过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传播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④《舌尖上的中国》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深受观众喜欢。⑤《舌尖上的中国》反映了老百姓利益和呼声,是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 (2)①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这些认识,遵循了文化发展规律,是对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的文化自觉。(3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容的不断完善是基于对时代潮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是来自于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的文化自信。(3分) (3)①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引进外国优秀文化; ②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⑤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作用。(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给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展示了中国各地各民族各具特色的优秀美食文化。该片不仅刺激了人们的味蕾,还引起了观众感情上的共鸣。该片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可以从该片的传播、内涵、作用、立足实践等角度分析。 (2)该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理解。中国共产党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承担历史责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中国共产党对时代潮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体现了党的高度的文化自信。 (3)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而言,政府要创造宏观正能量,学生需要从多个角度加以理解。该题的回答范围较为宽泛,学生的答题点要放开,不可拘泥于一点作答。弘扬正能量,要发挥优秀文化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学生可以从以上角度具体组织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   2013年12月22日凌晨,在地面的控制下,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进行了第五次互拍,首次传回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的清晰全景照片,两器互拍任务圆满结束。我们为“嫦娥三号”而激动,很多人更被卫星的研制团队所感动。这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同舟共济,统一行动;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条件完成了“嫦娥二号”。他们使我国在和平利用太空上更有发言权,他们“一切为了祖国”的精神永恒地镌刻在太空。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1)“嫦娥三号”卫星研制团队是怎样展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5分)

(2)弘扬载人航天精神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请你分别从国家、中学生角度简要谈一下应该怎样做。(7分)

 

查看答案

材料   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审议批准了2013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中央预算报告。同时,在会议召开期间,人大代表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连线公民,就住房、就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工资收入、教育等百姓最为关心的热门话题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

(1)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6分)

(2)我们应怎样更好地坚持这一原则?(6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1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迎来“金婚”纪念日。在过去的50年间,中法关系历经温暖晴好,也难避风雨阴霾。在两国人民相互吸引、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历史情愫中,两国不断合作、持续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话。

材料二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希望中法两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和法国梦的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实现“中国梦”。

(1)有人说,中法两国政体不同就是因为两国的国体不同,你赞同吗?(6分)

(2)作为中学生,为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梦”应有怎样的担当?(6分)

 

查看答案

“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公分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启示我们,培育文明风尚要

A.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         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

C.不断提升文化修养           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查看答案

“世界文学名著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练,集中了智者对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轻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这表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C.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