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 2013年12月22日凌晨,在地面的控制下,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

材料   2013年12月22日凌晨,在地面的控制下,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进行了第五次互拍,首次传回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的清晰全景照片,两器互拍任务圆满结束。我们为“嫦娥三号”而激动,很多人更被卫星的研制团队所感动。这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同舟共济,统一行动;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条件完成了“嫦娥二号”。他们使我国在和平利用太空上更有发言权,他们“一切为了祖国”的精神永恒地镌刻在太空。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1)“嫦娥三号”卫星研制团队是怎样展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5分)

(2)弘扬载人航天精神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请你分别从国家、中学生角度简要谈一下应该怎样做。(7分)

 

(1)①“嫦娥二号”卫星研制团队同舟共济,统一行动,展示了团结统一精神;②他们使我国在和平利用太空上更有发言权、壮大了和平的力量,展示了爱好和平精神;③他们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展示了勤劳勇敢精神;④他们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条件完成使命,展示了自强不息精神。⑤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祖国,展示了爱国主义精神。(每点1分,只说明观点没有联系材料分析的,不给分) (2)①国家: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2分)弘扬时代精神,积极宣传载人航天精神,形成全社会学习、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的良好氛围。(2分) ②中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航天人的爱国品质、进取意识、大局观念等(2分); 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1分);(本小题答案未从国家和中学生角度分析,只是堆砌观点的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题以“嫦娥三号”卫星研制团队所体现的精神为材料,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了解和运用。对材料内容要全面、准确分析概括,对应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加以分析。主要体现了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2)该题是措施类题目,措施的主体限定了范围,从国家和中学生两个主体上回答如何做。学生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做法要从两个不同主体角度区分开来,对应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   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审议批准了2013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中央预算报告。同时,在会议召开期间,人大代表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连线公民,就住房、就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工资收入、教育等百姓最为关心的热门话题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

(1)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6分)

(2)我们应怎样更好地坚持这一原则?(6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1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迎来“金婚”纪念日。在过去的50年间,中法关系历经温暖晴好,也难避风雨阴霾。在两国人民相互吸引、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历史情愫中,两国不断合作、持续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话。

材料二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希望中法两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和法国梦的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实现“中国梦”。

(1)有人说,中法两国政体不同就是因为两国的国体不同,你赞同吗?(6分)

(2)作为中学生,为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梦”应有怎样的担当?(6分)

 

查看答案

“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公分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启示我们,培育文明风尚要

A.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         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

C.不断提升文化修养           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查看答案

“世界文学名著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练,集中了智者对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轻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这表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C.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联系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应该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