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2分)第二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于2011年11月1日—3日在铜陵举行。民俗文化...

(12分)第二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于2011年11月1日—3日在铜陵举行。民俗文化节旨在荟萃民俗精华,弘扬优秀传统,以“拥抱民俗快乐民众”为主题,以“尊重传统亲近自然弘扬文明构建和谐”为理念,保护民俗,展示非遗,营造全民同乐.共享成果的文化氛围,打造安徽民俗展示基地,是一次异彩纷呈的民俗大聚汇;是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展示;是一次民族传统精神的大合唱。

(1)请你谈谈举办民俗文化节的意义。(6分)

(2)请你说说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哪些内容?(3分)

(3)写出三个你所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3分)

 

(1)(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2分)举办民俗文化节弘扬优秀传统,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分) ②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2)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每点1分) (3)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每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作答本题时注意民俗文化属于传统文化,因此答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织,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举办民俗文化节弘扬优秀传统,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考查课本基础知识,为课本记忆知识点,需要考生背诵记住该知识点,简单。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 (3)此问为开放型题目,中国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表现,中国传统节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媒体和生活方式。它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网络”文化。针对“网络”文化,某班同学进行了讨论,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渠道和交流方式,它丰富的网络信息和便捷查找手段。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二种观点认为:网络信息中充斥着大量的淫秽、色情、迷信、颓废、庸俗等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心灵和社会文化环境起着严重的毒化作用。

面对网络的迅猛发展,青年学生对待网络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8分)

 

查看答案

(10分)谁也不曾料到,这是如此艰难的一年。2008,我们热切期待的阳光和欢笑,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它不屈的脊梁!全民一心,共同抗灾!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温暖;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相助;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圣火遭受屈辱,我们义无返顾;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劈山开路。

从文化生活中华民族精神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4分)

(2)中国为什么必须“挺起不屈的脊梁”?(6分)

 

查看答案

人类社会的构成是复杂的,有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等,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1)什么是文化?(4分)

(2)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6分)

 

查看答案

建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应当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

③以“三个面向”和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为时代品格 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这就要求

A.在全社会开展公民诚信道德教育            B.加强社会法制建设

C.在全社会强化文化体制                   D.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讲诚实守信会吃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