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以下数据:

  材料一              2004-2013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年份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可支配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纯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2004

7703

6030

407

2476

1834

47

2008

11759

8697

591

3587

2829

74

2013

21810

15161

1102

6977

5221

165

注:①2013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和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材料二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要保持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不能改变,我们必须坚持弘扬文化主旋律与提倡文化多元化相统一,既要提倡文化多元化,保持社会文化生活活跃的态势,又要奏响文化主旋律,努力在多元文化中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

1结合材料一表格含注反映的信息,概括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4分并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8分

2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对材料二进行分析。8

 

(1)现状:近年来,随着收入的提高和消费支出的增加,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与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偏低,且城乡、地区之间差距大,发展不平衡。(4分)措施:①生产决定消费。要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③收入差距是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应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我国居民的总体文化消费水平。④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重协调消费,增加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每点2分,共8分) (2) ①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在我国的文化领域中,社会主义文化是主旋律文化,占主导地位,是矛盾主要方面,其它的多元文化是矛盾次要方面。(3分)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要分清主流、支流,奏响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抓住了矛盾主要方面。(3分)③既主张文化多元化,又有主旋律文化,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图表型材料题一般由题目、图表、备注(注释)三步分组成。从设问的角度来看,一般是通过比较来反映经济的变化、发展、差距等问题,进而阐明一些原理、观点或规律,有些试题还要求考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如何做”型简答题是需要解释为什么、怎么办。所以其答题要求先摆出相关的理论依据,然后结合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或措施。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生产决定消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等知识点来展开。 (2)本题是依据题中设问展开充分论述的一种题型。答案要求论点精辟,论证充分(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充分说明论点)。主要考查考生阅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本题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知识点,从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去说明。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点。主要是生产决定消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二  实现“中国梦”,不只是国家的目标,也是个人的追求,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说明中国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的哲学依据,6分并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说明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6分

 

查看答案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在京举行。会议提出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务重大而艰巨。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促进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12分

 

查看答案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8分

 

查看答案

2012年9月9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展现了乡村教师淡泊名利、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这启示我们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 

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扶起跌倒老人,本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但如今却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2012年9月,某高校就此开展了民意调查,下图调查显示的信息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价值判断是建立在价值选择之上的 

人们的价值选择都有自己的原因,不应有统一的评判标准 

社会信用状况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