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说,假如企业家按经济学家的观点经营企业,这些企业家一半已经死掉了。而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却说,不听经济学家话的企业家,不是真正优秀、能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家。这两个人的观点告诉我们
A.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B.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C.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D.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始终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2009年下半年在全国部分县市启动新农保试点,2010年扩大试点面积,2011年开展第三批试点,并部署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2年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上述材料表明我国的养老保险工作坚持了
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④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医学研究表明,长期让闹钟来叫醒处于深度睡眠的人,会导致人的记忆认知功能减退,还会增加高血压和心脏病患病的风险。这说明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量变是渐进的显著的变化
C.量变中包含质变 D.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质的变化
美国的金门大桥是“4+4”八车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一个年轻人建议把原来“4+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模式或“2+6模式”。整个桥面的车道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故事告诉我们
A.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B.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C.系统各要素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D.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2013年5月24日,受国务院发布楼市调控“新国五条”的影响,沪指暴跌1.16%,建材水泥股大幅下跌,而美丽中国概念股却逆势上涨。材料表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的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障碍仍未彻底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机制急需健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都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攻坚。
材料二: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M 市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每个区域独立规划;二是围绕产城融合,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城镇化与产业园区互动发展;三是注重传承与发扬相结合,让小镇彰显魅力;四是突出以人为本,把民生改善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解决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改革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M市的做法体现了辩证法的哪些方法论要求?(8分)
(3)谈谈在城镇化建设中应如何实现系统优化?(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