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3年7月,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19...

2013年7月,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1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各国专家学者将研讨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之所以要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因为

①语言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③保持文化多样性就能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集中展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适合运用排除法,文化交流的媒介有口语、文字、印刷等很多,不只是语言,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所以,②④表述不准确,排除。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通过语言等民族文化使人们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故选B。 考点:必修三《文化生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都成了盗版!”这对我们对待文化的启示是

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B.传统文化,批判继承

C.文化差异,正确对待                D.外来文化,拒绝交流

 

查看答案

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这表明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创新          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    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中国游客正成为世界旅游业的中坚力量。据预测,中国出境旅游的人数将从2012年的7000万人次达到2020年的1亿人次,近来中国游客在国外 “丑事”时有发生,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成为热议话题。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从文化生活角度应当

A.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B.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查看答案

2014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优秀文化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城镇化率达到了52.6%。但空间城市化并没有相应产生人口城市化。中国有2.6亿农民工,他们是被城镇化、伪城镇化的。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36%的城镇化率。党的十八大根据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提出要推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材料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注意保留原始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当前,过于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推动城镇化建设,而不尊重市场规律,盲目扩张工业园区,“被城市化”、“造城运动”时有出现。从乡村变为乡镇,小桥流水不见了;从瓦房变成了楼房,邻居不见了。这样的城镇化抹杀了记忆,割裂了传统。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哲学依据。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城镇化建设要注意保留原始村貌的道理。10分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权力的行使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