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1990—20...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1990—2010年广东省城镇化率与全国城镇化率情况

满分5 manfen5.com

 

注: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率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率平均达到80%。

材料二 专家指出,城镇化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新增的大量城镇人口将带来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和庞大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农村居民人均资源占有量得到提升,提高了农业效益。同时,也推动了各类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简述城镇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12分

 

(1)1990一2010年,我省与全国的城镇化率均不断提高,我省城镇化程度高于全国水平.但 与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4分) (2)①有利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3分) ②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分) ③有利于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分) ④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考生在解答本题之前,必须明确图表题的解读步骤。图表题的信息解读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读表头,把握主旨。本题根据表头,可知本图表反映的是1990—2010年广东省城镇化率与全国城镇化率情况;二是是读数据,了解具体内容。在读数据时,要坚持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三是读小注,作出必要的补充。根据这三步,我们很容易概括出上述图表反映的信息为1990——2010年,广东省与全国的城镇化率均不断提高,广东省城镇化程度高于全国水平,但与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依然有差距。 (2)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说明城镇化的经济意义。考生在回答时,首先要明确意义类题型的解答要注意的三点:一是要牢牢扣住材料,筛选有效信息,寻找意义的突破口;二是分析时,要坚持由近及远、有直接到间接、由现象到本质的原则;三是语言组织时,要落脚在有利于。根据这一原则和上述材料我们可以从扩大内需、城乡一体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转移、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的角度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西部大开发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

时期

重点

奠定基础

2001-2010年

调整结构,搞好基础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场体制,培育特色产业增长点。

加速发展

2010-2030年

巩固基础,培育特色,实施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区域布局升级。

全面推进现代化

2031-2050年

加快边远山区、农牧区开发,提高西部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全面缩小差距。

上述材料表明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B.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矛盾

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转化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其特殊性

 

查看答案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这主要体现了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具有社会性D.实践具有历史性

 

查看答案

边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完成的

B.真理是客观的

C.意识能动性是人们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

D.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

 

查看答案

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博大精深、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表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读书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修养

C.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知识文化修养随着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而提高

 

查看答案

每逢传统节日,总会出现一些“天价”礼品。古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天价”礼品流行,人们似乎更认同“礼轻情意轻,礼重情意重”。古今对“礼”的不同态度从一侧面说明了      

A.传统文化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B.现代社会文明健康交往需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C.我们需要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D.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有待提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