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政府提出“让民意领跑政府”,即“干不干”让百姓定,“干什么”让百姓选,“怎么干”让百姓提,“好不好”让百姓评。政府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列席政府常务会议、与市民在线交流等形式,共同讨论重大决策。这种“开放式决策”模式有利于
①坚持党的领导,拓宽公民民主监督的渠道
②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③避免政府决策的盲目性,方便市民直接参与城市管理
④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保障市民的参与权和表达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13年8月1日,我国“营业税”改“增值税”扩大试点。“营改增”从制度上解决了过去“道道征收,全额征税”的重复征税问题,实现“环环征收,层层抵扣”的良好状态, 新税制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国际惯例。之所以要“营改增”,是因为
A.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B.这一改革可以拓宽财政收入的渠道
C.任何改革都是从“顶层设计”开始的
D.财税体制改革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王先生购买了某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了该公司的股东。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①王先生取得股票后不能改变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身份
②王先生有权参加股东大会,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
③王先生应该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④王先生拥有该公司股份凭证,可以定期获取红利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快速增长,其主要原因应是
A.居民收入水平提升 B.居民储蓄存款增加
C.恩格尔系数降低 D.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渐趋合理
(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但是仍有较多领导干部对公共场所“禁烟”熟视无睹,在公务接待中,香烟也赫然在列,公务活动中“吞云吐雾”,不管场合,确实有伤公务人员的形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材料二 习近平在2014年1月20日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他强调,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四风”,结合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实际,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到实处,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烟民如何在公共场所做到自觉“禁烟”。(11分)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去分析,我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哲学依据。(14分)
(2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

备注:1.“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区满特定时间(在中国为半年)的人口总数。(含户籍人口和非当地户籍人口)
2.2012年我国城镇化目标为52.6%,而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均在80%以上。
材料二: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将推动13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动居民消费增长1.2个百分点。推进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推进城镇化将直接影响我国的产业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跨区域重组,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也将为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普及带来广阔的空间,为“新型”城镇化奠定基础。
材料三:2013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53.37%。但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的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障碍仍未彻底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机制急需健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都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攻坚。
(1)简要分析材料一中图表所包含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12分)
(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破解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9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