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观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观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A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②本身说法错误,首先排除;“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思是完全相信书本,按照书上的条条框框做事,不与实际相结合,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这说明矛盾说法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是普遍的,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③④说法正确;①与题意不符。该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而思想的解放又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这一论述蕴涵的哲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证关系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整体和局部的辨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任何质变都是从量变开始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话是指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实践和历史来检验

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查看答案

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体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查看答案

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叫做反物质。1928年秋拉克预言了反物质的存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在银河系上方3500光年处,发现有一个反物质源,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研究。据此回答题。

1.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说明  

A.世界的本质并非物质的       B.人类可以有意识改造自然

C.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          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2.人们对反物质的发现过程表明  

A.意识有时能够决定物质        B.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C.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