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这一歌词反映的哲学问题是: A...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这一歌词反映的哲学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A 【解析】 试题分析:“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这句歌词是探讨世界是什么的,也就是世界的本源问题,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哲学上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A说法正确;B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下岗失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在“青春永远不下岗”倡议激励下,无数下岗失业人员纷纷开始第二次创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主要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意识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D.人类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查看答案

上世纪的1978年,在全国掀起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这说明  

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时代的发展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C.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哲学革命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查看答案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万物之源”;我国古代也有“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水、木、金、火、土演化而来的。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A.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        

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肯定了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D.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查看答案

28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今天现代化海运的国际大港。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材料二  目前,世界强国为争夺制空权而开展大规模的太空竞赛。中国政府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世界各国开展外空活动,应有助于人类的安全、生存与发展,共同维护一个和平、清洁的外层空间。

1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0分

2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运用《生活与哲学》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6分

3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论证材料二中我国政府主张的正确性。12分

 

查看答案

24分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广东A市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在引进项目的时候,A市政府一直坚持拒绝引进落后产能与重污染企业,同时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高新产业等举措,从而取得了十分骄人的经济成绩。

材料二  教育部2014年4月1日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说明A市政府的做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哪些要求?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对青少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依据10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