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的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不符合题意,故①项不能入选;②③两项强调的是在实践中获得认识,实践出真知,符合题意,故可以入选;④项中“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的观点否定了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            

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

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查看答案

边漫画“所谓门槛,过去了便是门,过不去就成了槛”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满分5 manfen5.com

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劳动终结时取得的结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这主要体现了实践具有

A.主动创造性    B.主观能动性     C.客观物质性    D.社会历史性

 

查看答案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乘坐深海潜水器在海底发现了一个温度高达350的热泉口,泉口附近浮游着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等生物。在没有阳光、超过沸点、高压的深海环境下还有生命,成为“无法解答的复杂谜题”。经过近20年的研究,科学家破译了这种特殊生物的基因图谱,确定自然界还有第三种生命形式。上述一系列活动证明了

探测工具扩展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的来源 

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深化发展    

通过科技设备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是推动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某村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村寒建设成为一个生动展示少数民族生活善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唯物主义观点看,该村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

因地制宜,将文化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   

将客观条件与发展目标一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