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成功发射。在“神九”突破和掌握了载人空...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成功发射。在“神九”突破和掌握了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基础上,“神十”重点转向对这些技术的验证和应用,并进行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空间实验室的研究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一个天地往返的运输系统。 这些成就

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界和变革社会规律的能力 

丰富了人类认识和开发宇宙空间的梦想和实践     

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以及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说明了意识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或改变,故①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故④项中“可靠保证”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②③两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主旨,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世界的可知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报载,北京市从2016年开始,高考语文(文理同卷)分值由150分增为180分,文、理科综合分值由300分增至320分。英语考试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满分为100分,降低50分。北京高考改革方案公布后,社会对语文分值增加、英语分值减少反响强烈,多数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表示赞成,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表示反对。这说明:

①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③人们的立场和实践不同,产生的认识一定不同  

④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社会客观实际的反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与“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所蕴含的哲理

A.两者共同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B.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C.前者揭示辩证发展观,后者揭示辩证联系观   

D.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查看答案

以下对机械唯物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有

它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局限性  

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在社会历史观上它陷入了唯心主义,是世界本原上的二元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这是因为

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思想文化   

民族精神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人类进行实践活动需要精神文化资源,需要真正的哲学思想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列宁通过研究辩证法,提出了关于帝国主义论断,并指导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并最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这说明

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