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大学一研究生凭借着设计“醒目药瓶”,摘得了素有...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大学一研究生凭借着设计“醒目药瓶”,摘得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国际红点奖”概念设计类奖。在他提供的设计图上,常见的塑料瓶盖的顶上一圈变身为一块圆圆的玻璃——有放大功能的凹凸镜。有了这个药瓶盖,老年人不需要带上老花镜看药的类别、服用量等。他的灵感于生活中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注。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药,可是药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却不见了,急得这位老人团团转。就这样,该同学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老人世界中。突然有一天灵感迸发,想到“醒目药瓶”这个点子。有了灵感后,从设计、到写英文翻译说明,再到制作动画,一共才三天时间。这位研究生说他没有想当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从生活中的小处入手,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

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的合理性

 

①认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因而“用自己的设计”可以“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4分);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因而,“自己的设计”应当用“改变生活”(4分);③实践和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因此,需要不断“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4分)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我们要依据设问检索知识库,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包含两方面:一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二是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然后分析设问中关键信息,正确选择和调用原理,“用自己的设计”可以“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体现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活动取得成功,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不断“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括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最后组织答案原理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考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蓝色经济首先要保证大海的本色,环境和生态是第一位的考虑。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蓝色经济建设中占据了很重的分量。到2015年,山东将新建和升级各类保护区约80处;到2020年,新建和升级各类保护区约50处。到2015年和2020年,破损海岸线治理率也将分别达到80%和95%。同时,加强海岛水土流失防治,开展海岛珍稀野生动物和海洋生物物种救护行动,加快推进生态海岛建设,建设一批海岛生态保护示范区。

结合上述材料,从“矛盾基本属性”的角度说明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与传统零售业相比,网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2013年11月11日,天猫的网购成交额达到350.19亿,这一数字比去年“双十一”成交额增长了83%。材料启示我们

A.发扬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市场交易方式

B.根据市场交易的固有联系,创造新的市场规律

C.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检验网购认识的正确性

D.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在具体和历史的统一中发展真理

 

查看答案

网络流行歌曲龚琳娜的《忐忑》,被人们称为“神曲”,是以五声音阶的复杂重叠,中国传统声乐技巧的夸张变形创作的。龚琳娜在演唱时,不但唱腔夸张变形,表情也极有特点,在听似毫无意义的“咿呀”中,将情绪发挥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用夸张变形的方式实现艺术生命的升华,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艺术是一种非感性的、非常规的认识活动

②艺术形式是抽象的、无现成规律可循的

③艺术创作可以突破传统形式的制约,实现创作者的主观意图

④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与充满艺术的想象力都需要辩证的否定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圆的自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③肯定就是否定,终点就是起点   ④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3年10月12日,中国高速铁路展在曼谷开幕,李克强总理向泰国总理英拉介绍了中国高铁的建设成就和竞争优势。2004年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