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国际社会上大力倡导“包容性增长”的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包容性增长”理念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这表现在 ( )
①它有利于推动全球生产力的发展
②它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③它提高了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④经济全球化不再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它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②它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③它使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各国政治一体化
④对广大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的冲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党中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此,必须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国2000年农业现状与2020年农业发展目标
项 目
年 份 |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的比重(%) | 城镇化比重(%)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000 | 15.9 | 50 | 36.2 | 6 280 | 2 253 |
2020 | 11.5 | 29 | 56 | 18 000 | 8 000 |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13分)
(2)结合材料,联系实际说明实现农村小康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13分)
联合国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2011年以来,我国已先后批复山东、浙江、广东发展海洋经济。专家指出,国务院先后批复的三个海洋经济试点规划各具特色和优势,要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各省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都要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呈现出诸多亮点: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实施海洋开发战略,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森林浙江,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出就业帮扶、全民社保、住房保障等富民惠民的十大工程;以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为目标,打造创新型省份,实现“绿色转型”……
运用《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浙江“十二五”规划纲要呈现出的诸多亮点的经济意义。
2012年1月11日,在沈阳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长陈海波强调,沈阳市正在努力实践经济、生态、社会三元一体的新的发展理念,打造“绿色GDP”。沈阳市打造“绿色GDP”的主要目的是( )
A.使人们不再关心经济的速度指标
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
C.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
D.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
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是( )
①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②逐步提高工业化水平
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④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