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各级法院恪守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等原则,严格排除非法证据,依法宣告825名被告人无罪,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材料表明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利于调动人民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③依法确保无罪者的所有权力,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④我国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的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为向特定困难群众提供及时、必要救助,国务院出台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并明确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政府安排的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材料反映了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 ②我国经济发展使人民的利益得到更好的实现
③我国公民的人权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④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了根本制度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其根本原因是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创造者
C.我国公民享有各项合法权益 D.我国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 2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
材料一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时,为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这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扫清政治障碍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国新疆境内的恐怖主义、民族分裂势力十分猖獗,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的哲理。(12分)
(2)依据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原因。(8分)
(3)从个人角度,为扫清“丝绸之路经济带”政治障碍指出一条可行性措施及理论依据。(4分)
( 2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中国以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一。
材料一 我国2009-2013年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注:2013年我国低端出口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0%,而美国和德国各占1%;我国自主品牌出口只占11%。
材料二 我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我国出口贸易形势仍不容乐观:在出口商品质量、效益和核心技术、单位出口能耗物耗以及服务贸易发展等诸多方面,与其他贸易大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这意味着中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贸易强国。
材料三 为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愿参与兼并重组,坚持市场化运作,避免违背企业意愿的“拉郎配”。
(1)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5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指出外贸企业如何为我国成为贸易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10分)
(3)运用劳动价值论的知识分析企业兼并重组的原因?(9分)
漫画《“石”来运转》中的当事人

A.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
B.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C.坚持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将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主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