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二次会议围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议题建言献策,与会人员结...

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二次会议围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议题建言献策,与会人员结合6个专题深入研讨,提交大会发言120份,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在上述事例中,政协的作用表现为

①战略决策   ②政策谋划   ③组织实施    ④开展监督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不直接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和执行(只有参与权、无最终的决策权、执行权)。人民政协可以建言献策,并实施民主监督,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错误,人民政协无决策权,无组织实施权,具体由执行机关(一府两院)组织实施。 考点:人民政协的职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最近一届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期间,某市开展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活动,4536名县级人大代表候选人,4314名镇级人大代表候选人依法参加了活动。让候选人从“纸上”来到选民面前接受“面试”的做法

①促使当选代表更加重视肩负的责任和选民的重任

②是选民了解候选人,更好行使选举权的重要环节

③旨在加大候选人之间的竞争,扩大选民的选择范围

④是扩大候选人的社会影响以保证当选的必要手段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路线图、时间表,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全面深化改革

①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②标志我们党完成了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任务

③表明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又反过来决定社会发展进程

④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许多小鱼放在同一个大水箱里,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最初,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但每次都碰壁了。多次进攻无果后,它放弃了努力。后来心理学家取走玻璃挡板,小鱼在鳄鱼身边游来游去,但鳄鱼始终无动于衷,最后饿死了。“鳄鱼试验”进一步佐证了

①动物心理没有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③动物心理没有创造性,不能通过行动改变环境以满足生存的需要

④动物心理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界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却感到“而无车马喧”。朱自清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却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出现这些认识现象是因为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局限性影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