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

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

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③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这说明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不同的,因为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认识都是不同的,从第一个阶段到最后一个阶段,是一个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运动,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材料中提及到某地在实践中的认识有三个阶段,这说明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的发展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数间民居、一泓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这说明传统美德

满分5 manfen5.com

A.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

B.必须按照原有的含义理解

C.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

D.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查看答案

8分)【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因此,分工程度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即要受市场大小的限制,如果市场过小,就不能鼓励人们专门从事一种工作。

运用经济学常识,评析斯密的上述分工与交换关系的观点。(8分)

 

查看答案

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声静心习字20分钟;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

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10分)

2)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阐明学校开展“一校一品”活动的合理性。(12分)

 

查看答案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建设美好家园,让人民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中生活。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截至2013年,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986个。政府还推动建立生态被偿机制,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累计约2500亿元。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0分)

2)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需要人民共同参与。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6分)

 

查看答案

10分)辨析题

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获取利润。因此,企业利润率越高意味着越成功。

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