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关部门最近发布了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与传统“二十四孝”相比,新版“二十四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新版“二十四孝”的发布意味着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④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
A.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 B.没有文化的人不可能确立远大的理想
C.文化具有教育人、熏陶人、塑造人的功能 D.文化知识水平越高的人越完美
2012年3月巴南区启动“放飞梦想”绿色手机和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3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道理是
A.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C.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道德修养的“清洁剂”,人生路上的“红绿灯”,事业成就的“助推器”。这里所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①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②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是决定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④一经形成对人的综合素质产生深远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3年中国第十届艺术节,在山东举行。为此,山东组建山东剧院联盟,充分发挥新建场馆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让人民群众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其原因在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持久深远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
D.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主义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一目标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