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由此可见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只要消费就能够进一步扩大内需         ④培育消费热点会决定生产发展状况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①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①符合题意;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②符合题意;③只要消费就能够进一步扩大内需的说法错误;生产决定消费,而不是消费决定生产,④说法错误;答案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11月李克强总理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要着力创新农村生产经营体制,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因为

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个体经济力量单薄,无力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A.    B.        C.     D.

 

查看答案

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制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 ,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10分)

 

查看答案

中国高铁,不仅展示了“核心技术”中国创造的水平,展示“早上广州喝早茶,晚上北京吃烤鸭”的中国速度,更成为“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铁精神与中国精神的文化标志。其辐射和散发出的文化蕴涵与旅游消费等产业潜力,正以神奇的力量激发着中国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高铁怎样激发了中国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活力。8分

 

查看答案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我国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行一系列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我国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所体现的道理。(8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13年9月11日,苹果公司在美国加州召开发布会,推出iPhone 5s与iPhone 5c等产品。本次发布会还在北京、柏林和东京三地设置分会场,分别在当地再举行一场发布会。苹果公司宣布,iPhone 5s和iPhone 5c在发售的首个周末共售出了900万台。其中,被网友戏称为“土豪金”的金色版iPhone 5s由于供货不足,在中关村市场的售价已被炒到万元以上,是其官方售价5288元的两倍。

材料二   “果粉”,指苹果公司数码产品的狂热爱好者。在中国就有着成千上万的“果粉”。2013年9月20日,苹果系列新品手机在国内发售。此次的发售活动虽然没有以往火爆,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均出现“果粉”抢购新机现象,其中不乏一些透支消费的“果粉”。

(1)专家预测,苹果手机价格的走势将会先高后低,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请你说明该预测合理性的理由。(6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消费的知识,分析“果粉”们疯狂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