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4年3月,习近平出访欧洲,被称为为期11天的欧洲文化之旅。获得国际社会的高...

2014年3月,习近平出访欧洲,被称为为期11天的欧洲文化之旅。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以“茶酒文化”为话题阐释了中国的文明观:文明是多彩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文明是平等的,茶和酒都是休闲和交际文化的精粹,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文明是共生共荣的,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得以保留,才会让“文明的共存和发展”变得更有前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的文明观所体现的道理。(9分)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因为多种因素和社会实践的差异,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这个民族和国家的集体记忆,说明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3分)②对待文化多样性,应该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中国的文明观认为文明是平等的,反对文明的傲慢与偏见,认为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促进各自文化的发展和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3分)③中华文化有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国文明观认为文化是共生共荣的,在和睦中相处,相互吸收、借鉴和融合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从而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的文明观所体现的道理。本题的原理限定为文化多样性和中华文化,侧重于从第三课和第六课去寻找原理;本题的题型为“体现类”的,材料限定为“文明观”,可以从两个原理方向出发,一个是文化具有多样性,对待文化多样性,应该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第二个是中华文化有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结合文明是共生共荣的,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才会让“文明的共存和发展”的材料去组织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1月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农业科技在会议上受到了高度重视。会议认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关键是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国际竞争力不足,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重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原因。(12分)

 

查看答案

对于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有许多古语名言值得体味。下列古语中,能正确表现两者关系的有

①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②女子无才便是德,才可妨德

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             

④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当前,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多变、多样的趋势。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社会思想越是多元,就越要确立主导,越是多样越要凝聚共识,越是多变越要激扬主流。为此,我们必须

①在文化激荡中尊重多样性           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共识

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④发挥传统思想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3年5月24日晚,网友“空游无依”在新浪微博发了一张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被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的照片,并评论道:“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 “到此一游”远涉重洋,国内不文明言行的“输出”实在让人尴尬。据此回答下题

1.“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对此我们应该

①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积极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华文化   

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维护国家的荣誉  

④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2.2013年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其中对“文明旅游”做出了相关约定, 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必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这一规定

①促使旅游者在交流中实现文化认同     ②体现了尊重及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③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和国家形象     ④有利于维持旅游作为服务业的公益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3年5月,烟台大学的7名食堂保洁员以吃学生剩饭的方式来提醒大学生勤俭节约,极大地触动了大学生群体,并使其积极加入勤俭节约的行列。这告诉我们,培育文明风尚需要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发挥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        ④发挥群众在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