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回答下题。
1.“蝴蝶效应”表明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2.“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这种说法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一个女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母亲、女儿、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普遍性 D.联系的主观性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 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这一观点
A.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B.否认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C.认为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更有意义 D.主张知识的获得不需要通过思维加工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朝同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明
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 B.真理和错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D.真理具有相对性,不具有绝对性
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①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②理论和实践应当相结合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读书和实践是知识的来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