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现阶段应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假如你要向有关决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可选择的最佳方式及其理由是( )
A.社会听证制度,因为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
B.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因为知情权是公民参与决策的前提
C.信访举报制度,因为其是公民行使建议权的重要途径
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因为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在我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的权力。人大代表的选举普遍实行差额选举。实行差额选举的意义在于( )
①为选民选举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 ②有利于保证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③能减少贿选等不正当现象的发生 ④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互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漫画《认罪》违背了(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
C.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D.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要求
2013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这一规定被认为将终结“被精神病”事件发生。这体现了( )
A.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B.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C.人民民主的全民性 D.人民民主的阶级性
(27分)城镇化是继工业化、市场化之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城镇化率、人口文盲率和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材料二 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这是摆在一些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缺乏长远考虑,盲目攀比和跟风冒进,提出过大的发展目标和城镇规划框架;有的地方政府把城镇化异化成了强征强拆的“圈地运动”,以不公平的补偿条件强制拆迁村民的房屋和宅基地。
(1)你从材料一中的图表解读到哪些信息?(6分)
(2)结合上图信息,分析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人口数的调整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2分)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如何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9分)
(13分)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