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家风的传承。
材料二 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记者到各地海采“家风是什么”,调查结果五花八门,大多数的家风充满了正能量,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少数人家庭观念淡漠,道德缺失,价值观扭曲,拜金享乐极端个人主义悄然滋长。原因:一:“五四”以来,中国文化传统成为国家落后的替罪羊,导致中国一度出现砸牌位.烧家谱.漠视家训家风的现象。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大家族逐步解体,家庭以围绕下一代为主,偏离了孝敬老人尊重传统家风的方向,三:大量到城镇务工的乡村青壮年,无法避免的被城镇“陌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不受或少受父母教导规范的生活理念所影响。
材料三 新时代的家风建设,一方面,要依据当今社会倡导的文明建设主旋律,健康向上,积极创新;另一方面,将家庭置于更重要的角色定位,建“小家”,为“大家”.
(1)结合材料一请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家风传承的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二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整个社会家风的形成原因(10分)
(3)结合材料三请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家风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26分)2013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国内外形势比较复杂严峻。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多种矛盾交织。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国民经济呈现出整体良好的态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四个数据是:一是第三产业占比提高到46.1%,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二是中西部地区GDP占比44.4%,比2012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三是城镇化率为53.73%,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四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是1:3.03,这是近十年的最低比值。
(1)材料一中的四个数据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14分)
材料二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2013年上半年,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对华发起3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20.9亿美元。其中,反倾销调查案件共27起,反补贴调查7起,保障措施5起。针对中欧贸易摩擦,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瑞士和德国时,强调“一个坚持、两个坚决”的原则:即坚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决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在中欧贸易摩擦问题上所持的原则立场。(12分)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子女赡养负担加重,为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党中央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完善,启动实施 “单独两孩”政策。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完善体现的哲理是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②完善上层建筑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基础
③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并促进其发展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4年3月8日马航一架飞往北京的客机MH370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马航飞机失联后,多个国家积极参与联合搜救。目前已经确定马航MH370坠毁于南印度洋,但由于海水深度,天气状况,海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尽管使用了拖曳声波定位仪和“蓝鳍金枪鱼”自动水下航行器,搜救工作仍然在艰难进行。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搜救工作能早日成功,给失联乘客亲属一个合理答复。材料表明
①复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超越社会实践水平的制约
③客观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不断显现和改变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治理雾霾天气需要抓住关键和薄弱环节,采取综合治理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市民需要树立环保观念,减少私车出行,倡导每人少开一天车,大家共同努力,共建绿色家园。这表明
①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需要各方面协同减排
②部分的功能与变化对整体起决定性影响
③要重视量的积累,环保要从点滴做起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抓住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4年2月24日,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这是国务院根据我国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做出的一项重要政策,主要是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制度的衔接问题。《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的出台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