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3年3月1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在大型强子对撞机里发现的新粒子确系希格斯玻色子;4月3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探测到多余的正电子;11月21日,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首次发现了源自太阳系外的超高能中微子。这些科学发现共同佐证了
A. 人类可以穷尽对世界的认识 B.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C. 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D.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提高创新能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
当今时代,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同时,其经济功能明显增强,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特别是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
结合材料,请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中国人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梦想,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00.344秒,“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18.695秒,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软着陆,降落相机传回图像 。这表明中国人奔月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嫦娥三号准备过程的各项方案论证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从一开始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从一开始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在准备过程中,航天人科学组织、精益求精,发射时间和地点都根据实际情况精心选择。面对一系列的难题和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这些都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
(1)结合材料,谈谈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中,我国的航天工作者是怎样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8分)
(2)结合材料,分析中国航天人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10分)
材料1 雷电崇拜,起自上古。雷公名始见《楚辞》,因雷为天庭阳气,故称“公”。雷公电母之职,原来是管理雷电。但是自先秦两汉起,民众就赋予雷电以惩恶扬善的意义。认为雷公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正义。
材料2 数百年来,球状闪电始终是一个难解之谜。2012年10月15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澳大利亚的一个科研组已经揭开球状闪电的形成原因。科学家约翰·洛克指出:“闪电击中地面,照亮天空后,会留下一条由带电粒子或离子形成的长长的尾巴。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带正电或者带负电的离子会在瞬间结合在一起,但剩余离子会迅速移向地面,这种离子越积越多,就会产生足以让玻璃窗内的空气分子失去一些电子,并释放出光子,产生发光的球状结构。”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认识。(10分)
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人的赞赏。”这两句名言都看到了(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