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4月22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一审未能通过。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网上公布草案,向社会征集意见。《个税法修正案(草案)》收到意见数万条,创人大单项立法征求意见数之最。
材料二 当前,我国的教育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平衡、不公平现象,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分配这些资源,规范学校收费,使老百姓感受到公正,成为今年 “两会”代表、委员重点讨论的内容。不少网站开设专栏,让公众参与讨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部分公众的观点还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
(1)材料一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哪种方式?(4分)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6分)
(3)材料二中防止教育乱收费现象的发生,可以发挥哪些监督形式的作用?(8分)
2008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全国人大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高度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B.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 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D. 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近年来,一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机关中担任特邀监察员、特邀监查员、教育督导员、廉政监察员等。这一措施( )
A. 强化了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B. 扩大了公民依法行政的权利
C. 加强了民主监督的力度 D. 提高了政协政治协商的能力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如果从政府权利监督的角度看,这主要是强调( )
A.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的监督 B.人民政协对政府的监督
C.社会与公民对政府的监督 D.司法机关对政府的监督
政府行使权力时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外,应当公开其行政管理的内容,同时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这要求政府依法行政要做到( )
A. 合法行政 B. 程序正当 C. 高效便民 D. 权责统一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指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说明( )
①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②国家征收或征用公民的私有财产应体现商品经济的交换关系
③国家征收或征用公民的私有财产应尊重与保护公民财产权
④在任何时候公民的私有财产都神圣不可侵犯
A.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