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

材料一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材料二 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确定城镇化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层层加码、级级考核,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

材料三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在政协会议的发言中提到,当前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较少兼顾民族传统住宅文化;民族传统服饰不再作为日常服饰,而成为庆典礼仪性服饰,独特的民俗民风正在逐渐消失。建议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把民族文化工作纳入民族地区城乡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城市中的建筑、园林、雕塑、环境等设计要更多地融入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元素,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被各民族共赏和共享。

(1)“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上述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主要体现了什么哲学思想?(4分)

(2)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应如何推进城镇化的发展?(10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为什么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更多地融入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元素,使优秀文化被各民族人民共赏和共享?(12分)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变化影响部分,(2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城镇化建设要制定总体规划。(2分)(或答系统优化也给分) (2)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城镇化建设要立足国情,确定目标(3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动的改造世界,确定的目标必须切实可行,方向明确,措施得力(3分);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推进城镇化建设要遵循规律,因势利导,又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4分)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分),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2分),城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分),显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2分)。融入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有利于展示文化的多样性(2分)。城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民风民俗文化,有利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分)。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是体现类的解答题,考生要严格审视材料。“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体现了从整体着眼,树立全局观念的哲学思想,当然考生如果从坚持系统优化法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也是正确的; (2)本题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但是考生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唯物论。针对材料中的“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因此可以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材料中的“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考生可以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有机的结合的角度分析说明;针对材料中的“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考生可以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3)本题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对于问什么要融入民族文化,考生考生可以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的角度分析说明城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其次可以从文化的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说明融入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有利于展示文化的多样性;最后可以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分析说明城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民风民俗文化,有利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最后可以从文化塑造人生的角度分析说明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的客观性、树立全局观念的知识;文化塑造人生、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今,我国许多公民选择通过网络表达心声。

材料一: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积极回应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

焦点一:收入分配。总理强调要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比重。

焦点二:食品安全。总理强调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制定并严守法规和标准,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焦点三:环境保护。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材料二 “秦火火”熄火

2014年4月17日,备受关注的“网络推手”秦志晖(网名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以诽谤罪判处秦志晖有期徒刑2年,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3年。据统计,“秦火火”2010年注册微博后,造谣及传谣共计约3000条信息,不但利用谣言继续攻击杨澜、张海迪等名人,还将矛头对准了铁道部红十字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另外,现实世界真实信息的欠缺透明、公开也给了网络谣言得以滋生的土壤,有些时候,正是有些政府部门的出言不当、对事实真相的捂着盖着藏着,把网民逼进了网络谣言的陷阱,让网民很容易被“忽悠”。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总理回应措施的经济意义。(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秦火火”事件对我国政府和公民的启示。(12分)

 

查看答案

孙桂香,一位普通的乡村医生,42年来背着小药箱到村民家里给村民治病,自己掏腰包为村民垫付医药费3万多元。她身患系统性红斑狼疮,仍然忍着病痛给乡亲们治病。她被评为2013“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上述材料说明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促进作用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曾对青年朋友说:我提倡搞生物学的要学点儿科学史、学点儿辩证法,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懂辩证法就搞不好生物学。”这是因为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C哲学能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查看答案

下面漫画(图6)主要告诉我们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D.坚定信心、勇往直前

 

查看答案

据报道,我国科学已成功研发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这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例流感病毒疫苗株。为及时应对新型流感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为全球控制H7N9禽流感疫情作出了贡献。这表明

①真理性认识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  ②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