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下列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经济密度是指区域国民生产总值...

阅读下列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经济密度是指区域国民生产总值与区域面积之比。它代表了城市单位面积上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土地利用的密集程度。下表为我国各地平均经济密度的等级划分及代表城市名称。

等级

人口密度

代表城市

平均经济密度

1

大于0.1

上海、北京、广州等

1.18875

2

0.05—0.1

济南、西安等

0.36

3

小于0.05

拉萨、呼和浩特等

0.10454

 

 

 

 

 

注: 人口密度单位万人/平方千米   经济密度单位亿/平方千米

材料二:2012年上海市的人口密度0.36万人/平方千米,经济密度则为3.02亿/平方千米据全国首位。该年上海常住人口2380万,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26‰,在连续19年户籍人口负增长后,上海户籍人口首次正增长。

1据表概述我国经济密度分布的特征,分析其与人口密度的相互关系9分

2简述2012年上海户籍人口首次呈现微弱正增长的原因。3分

材料三:上海致力于“四个国际中心”的建设,即在2020年前将完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3有经济学家认为上海依靠“数量型人口红利”提升经济发展已行不通了,必须向“质量技术型人口红利”转变,根据上海积极建设“四个国际中心”的需求,分析此建议的合理性。8分

 

(1)我国经济密度分布总体不均衡;(1分)呈现出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1分)东西部的经济密度差异较大;(1分) 我国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之间呈正相关(2分);人口的聚集,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当地的经济密度(2分);经济密度的升高,会吸引更多的人口聚集,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 (2)出现新的婚育高峰;计划生育政策略有调整;老年死亡率有所下降等(3分) (3)该建议合理(1分) 受人口低出生率、少儿人口比重小、人口严重老龄化和城市生活成本上升的影响,上海低价劳动力时代已经结束;(4分)随着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上海产业链正向高端经济持续延伸,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已显著增加(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作答时注意题中涉及到两个问,一是我国经济密度分布的特征,二是与人口密度的相互关系,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总结材料的能力。特征较为简单,依据表格内容很容易得出答案;与人口密度的关系主要从我国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之间呈正相关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作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研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总结材料的能力。答案较为简单,主要从出现新的婚育高峰;计划生育政策略有调整;老年死亡率有所下降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3)作答时注意要求分析此建议的合理性,一定注意是“合理性”。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总结材料的能力。可以从以下角度组织答案,一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上海低价劳动力时代已经结束,需要向“质量(技术)型人口红利”转变;二是建设“四个国际中心”的需求,上海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已显著增加。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的关系,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面对雾霾,继北京之后,不少城市也相继出台或加快出台自己的应急预案。但业内人士指出,这只是极端气象条件下“减缓重污染恶化”的短期应急举措,治理雾霾的长远解决之道“不在应急,而在减排”。这一主张体现了

A.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查看答案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奉行加法的时代,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无休止的加法,往往让人不能承受之重。其实人生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化多为少,这就是一种减法哲学。减法哲学告诉我们:减出轻松,减出健康,减出快乐,减出幸福。这表明:

①“加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减法”转化

②要调控好“加法”和“减法”的度,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③“减法”作为关键部分,其功能关系人生整体的轻松和自在

④“加法”与“减法”同等重要、不可或缺,都能让人生更幸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了一副令人费解的对联:“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意思是: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而不喜欢读书;年老以后,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书了,可惜已经力不从心了。这一对联告诉我们:

①要珍惜少年时代大好时光,认真读书     ②对读书认识的深化根源于人的生活阅历

③实践和读书是人们获得认识的重要来源  ④对读书的价值判断具有差异性和时代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索尔.珀尔马特、澳大利亚科学家布赖恩.施密特和美国科学家亚当.,他们“通过观测遥远的超新星发现宇宙正在加速扩张”。他们的发现第一次提出了“暗能量”存在的令人信服的证据。如果“暗能量”确实存在,这将

①引起哲学领域的革命,推翻并重构“物质”这一概念

②印证物质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③使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地位关系发生改变    

④进一步佐证物质具体形态的丰富多样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依据对其理论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满分5 manfen5.com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①→③→④→②                B.④→①→③→②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