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推...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一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加强与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等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材料二  H剧团是一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方针的指引下,H剧团结合自身发展于2007年改制为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经过6年的努力,该演艺公司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改制前后的对比如下表:

项目

改制前

改制后

资金来源

财政拨款

自负盈亏

组织结构

团长负责制

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分配制度

按职称、工龄分配

按贡献大小分配

相关职能部门

演出部、后勤保障部

创作部、演出部、营销部、后勤保障部

演出机制

政府采购,服务于政府等机关团体;年均5~7场次

市场化营销、面向社会提供菜单式服务;年均100多场次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剧团发展缓慢、演职员收入低;以传统节目为主,节目数量少、获奖少

公司快速发展、演职员收入大幅增长;传统节目得以保留,反映社会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节目不断推出,多个节目获奖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12分)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演艺公司取得成功的经济原因。14分)

 

⑴通过党的会议和决定,加强党的领导,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和奋斗目标。确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 ⑵改制后,公司经营战略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合理的组织机构保证了公司高效运转;科学的管理、高质量的演出节目和市场化的营销形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合理的分配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演出场次增加、多个节目获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依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抓住“政治生活知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作用”等题眼信息,紧密结合材料一,概括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做法即可。 (2)该题以某演艺公司的成功经营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公司经营成功的原因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学生除了准确、全面回答课本要点外,还需要结合材料内容,根据该公司的做法提出个性化的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时,将几块小鸡骨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实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氢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由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关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唯物史观看,尊重劳动和劳动群众是因为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

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M中学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回答题。

1.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

矛盾特殊性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

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2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来自网民的部分意见和建议入选全国政协提案征集函,并以“参阅线索”的形式发给了全体政协委员作为参考。部分网民还应邀参观政协提案办理流程,旁听提案办理协商会。上述做法

是政协积极创新与人民群众直接对话形式的体现

提供了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和管理的有效途径

保障了人民群众民主监督权利的实现

是提高政协委员提案质量的具体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