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和谐”,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A. 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 《沦衡》 )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曰知录•正始》 )
C.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论语》 )
D.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 《中庸》 )
漫画《文化遗产之争》表明

A.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B.文化遗产具有经济价值
C.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巨大隐患
D.文化遗产有待人们开发
《“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依据有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
③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锦涛同志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曾突出强调了忧患意识,不仅号召全党同志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更指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而且第一次明确提出当前党面临着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任不久后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同时强调要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共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12分)
材料三 由于中国人的“面子”情结,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导致粮食浪费触目惊心,与此同时,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每年要进口大量谷物大豆,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2)结合材料三,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拒绝‘剩宴’提倡‘光盘’行动”的认识。(16分)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脑运行中热量的散发问题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2009至2013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自己的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一流的实验室里,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生长了高质量的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发现有效解决了电脑运行中的散热问题,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巨大突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称赞这一发现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做出的诺贝尔奖级的成果,证明了中国人是完全能够做出世界一流实验的。
(1)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哲学道理。(12分)
材料二 3D打印机是“万能万物”制造机。神奇的3D打印技术原理很简单,先是设计目标物,之后将设计的标准文件格式导出并传送给一台3D打印机,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至于想打印什么,就靠创意和想法。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为用户定制助听器,复制建筑模型,制造人体组织、艺术品,用食材打印饼干等,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2)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等,有人说,这是意识的作用,你是如何认识的。(12分)
“荷锄是农民,登台是演员;忙时青纱帐里寻不见,闲时几日散去万千兵”----中国魔术之乡河南宝丰县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以魔术为代表的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全县有5.5万人从事魔术表演,年创收达10亿元,当地群众也因此走上了致富路。这说明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