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每位感动中国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A.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B.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进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
C.奏响主旋律,推动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活跃文化市场,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文化建设必然要有自己的特点。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然要
A.让一切先进与落后、积极和颓废的文化都百花齐放
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C.对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对外国文化全盘借用
D.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2.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对时代精神总结和升华的哲学决定社会前进的方向
B.哲学能预见社会的前进方向,决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C.坚强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D.反映时代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面对当前文化市场出现的一些“低俗化”“腐朽化”的现象,我们应当
①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和弘扬者
②提升审美品位,坚决抵制落后腐朽文化
③尊重文化价值多元取向,保障任何人任何形式的文化权益
④提高眼力,明辨是非,拒绝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感动中国人物……平凡的他们或铁肩担道义,或大爱洒人间。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传统美德,显现着中华民族精神,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和创新。这折射出当代中国民族精神
A.日益丰富,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B.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之中
C.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的奋勇抗争中
D.与时俱进,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这些古语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A.热情A. 好客、崇尚交流的民族品质
B.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民族品格
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2013年8月,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让广大观众在荧屏前领略了中华汉字之美,出现了一股“手写汉字热”。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汉字的一笔一画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从形意到声韵都极富美感,这在世界文化领域是绝无仅有的。汉字之美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具有包容性 D.具有地域性
2.广大观众通过电视直播或央视网站观看了听写大会节目,领略了汉字之美,唤醒了对汉字的记忆与热情。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大众传媒完全代替了旧的传媒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