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

2014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1)请运用所学哲学观点,对材料一进行分析。(8分)

材料二  2013819日,李克强总理在兰州主持召开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是本届政府的主要任务和努力方向。为此,必须把握好经济发展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当前国际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凸显。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转型期,需要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从根本上说,这还是要靠着力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此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着力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6分)

 

(1)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分)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分)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起统率作用,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1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1分)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求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分)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1分)④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更好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分)要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1分) (2)①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调整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分)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调整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上层建筑,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2分)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作答本题时要认真研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题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体现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2)答题范围为寻觅社会的真谛,作答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织答案,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联:2+0+1+3+1+4=11(光棍),下联:2-0-1-3-1-4=-7(夫妻),横批:201314(爱你一生一世)。上联说做人不能用加法,只索取,结果是孤家寡人。下联说与人相处用减法,讲奉献,人生不孤单,有舍才有得。横批:一生一世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从人生观的角度看,这一对联告诉人们,人生的真谛在于实现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C.认识与实践的统一D.理想与实现的统一

 

查看答案

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史蒂芬·沃尔特针对爱德华·斯诺登逃离美国避难一事,在社交网站“推特”上说,“如果斯诺登是中国人或伊朗人,泄露了他们国家的机密,而在美国寻求政治庇护,美国政府想必不仅会让他避难,还会将其视为英雄”。这说明

A.美国政府对事物的评价没有衡量标准      B.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C.利益立足点影响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D.不同的价值观决定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查看答案

20131124日,习近平考察黄潍输油管线事故抢险工作并强调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从哲学上讲其理论依据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查看答案

近几年,社会各界对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呼声日趋强烈。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改革征地制度旨在

A.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B.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C.推行我国农村土地等生产资料迈向私有化  D.表明社会主义的对抗性矛盾依然没有解决

 

查看答案

“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这一名言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抛弃过去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③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