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字当选为“中国年度汉字”。“微”指的是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解读称:“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笑分子,是每一个被打捞上岸不再沉默的中国声音,是每一个能被看见,能被听见的人。”从哲学角度看( )
①“微”是“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
②“微”是“造微入妙”,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③“微”是“不再沉默的中国声音”,要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的表达权
④“微”是“积微成著”,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要从小事做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前途漫漫任我闯,幸亏还有你在身旁。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今天,忍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那些不变的风霜早就无所谓,累也不说累。”励志歌曲《今天》中的歌词,给我们的哲学感悟有( )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信念是实现理想的决定力量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漫画对我们的启示是( )

A.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B.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D.要敢于创新,敢于否定一切
近年来,微博、微信、微电影发展迅速,微文化成为新的社会热点。微文化对知识体系的构建、系统逻辑思维的形成存在弊端而遭到某些质疑。然而,微文化因为简单快捷易操作、有效激发人们主动参与文化的热情,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和赞扬。对此,我们应当( )
A.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B.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C.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一首名为《存在》的流行歌曲唱到: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 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对此你的理解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 矛盾双方相互融合,趋向一致 D.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2013年3月6日,在会见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四川团代表时,总理引用李商隐诗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相信后人会比我做得更好。下列选项与“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①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