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中庸》《论语》《大学》《老子》等在内的古文(书)。有人认为,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危险的。这一观点表明( )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成长的消极作用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通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把汉字带进了信息时代,让中华汉字文化源远流长。这说明( )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为庆祝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在京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展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丰富内涵及独特魅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展演属于( )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思想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建筑的继承
文化传播有多种途径,其中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的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A.互联网 B.人口迁徙 C.商贸活动 D.教育活动
《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革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这表明
①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 ④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较强的保守性 D.鲜明的民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