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各地受台风、飓风的影响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伤害。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2013年,大学生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某大学三位大学生就业情况如下表。
姓名 | 就业理念 | 最终去向 |
李君如 | 最稳定、最体面的职业是公务员 | 历经三次失败,最终考上公务员 |
张小华 | 老板是最好的职业,失业的都是员工 | 自己开广告公司 |
徐清楠 | 职业无贵贱,愿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 参军,驻守新疆某地 |
从哲学角度看,材料说明
A.国家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C.学生已经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D.哲学是一种世界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务院在《规划》、《意见》中对于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明确了政策机制驱动、技术创新引领、重点工程带动、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若干具体政策措施。
《规划》、《意见》所列部分措施 |
安排中央财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及环保产业重点工程 |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和外资进入节能环保领域 |
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承揽境外各类环保工程、服务项目 |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就我国如何实现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提出合理建议。(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梦,飞天梦。从“嫦娥奔月”的美妙传说到“万户飞天”的壮烈实践,中国人从未停止过对月球的探索。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实现月球虹湾区着陆,进行首次月球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并为探月三期工程采集月壤返回地球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作为国家战略性科技工程,嫦娥系列卫星探月工程将更好地满足国家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11月14日20时00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太空理想的第二步。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11年的“天神合一”,在这13年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按照既定的步伐步步向前。而在这一步步的脚步当中,中国的航天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与美、俄等国家40年前就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中国的空间站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寻梦、追梦、圆梦”的航天探索历程所体现的“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1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 “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安徽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