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许多城市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远景,提炼和培育出了自己的城市精神,如北京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精神,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精神等。可见,城市精神( )
A.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必然产物
B.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未来
C.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时代性
D.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围棋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文明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围棋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对竞技的渴望。一千多年前,围棋开始沿着丝绸之路向外传播。如今,围棋爱好者遍布世界各地。可见( )
①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②各民族之间具有共通的文化价值追求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茶文化( )
A.是中华之特有文化
B.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大肆摧毁当地的文化机关,废除原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并代之以日伪的教材,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中华文化的做法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这是因为( )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
②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走向海洋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
黑格尔在其名著《历史哲学》中说:“尽管中国靠海,尽管中国古代有着发达的远航,但是中国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有人据此认为:中国没有海洋文化传统。
许多学者认为,每个临海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海洋文化,从古老的河姆渡到……特别是到了元、明初时期,中国海洋文化的突出成就是郑和下西洋完成了对海洋的政治开拓,造就了盛极一时的东方海洋文化。但是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愚昧决定,导致了中国领先世界的海洋文化的衰落……
从古到今,中华海洋文明早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中国海神的代表“妈祖”,其特性与希腊海神波赛顿有很大的差别。第一,妈祖是女性,而且是由人化为神,而波赛顿是男性之神。第二,波赛顿的形象是富侵略性的战神,人人敬畏,妈祖则恰恰相反,是庇佑海民,使其免受大海威胁的母爱之神。因此,中国的海洋文化,并没有西方海洋文化的侵略性与强占性,相反地,它展现出更多的和谐与宽容。
今天,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1)运用真理的知识,对材料中有关“中国是否具有海洋文化传统”的争论进行简要评析。(8分)
(2)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说明如何对待“妈祖”和“波赛顿”两个不同的海神形象。(7分)
(3)从文化与经济角度,为海洋的可持续开发提两条有益的建议。(7分)
“微博——改变生活的力量”。微博最大的优势是方便、快捷,从吃、穿、住、行到揭露时弊、参政问政,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微博已成为加快传播、拓展文化空间的极好工具;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不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微博——改变生活的力量”的认识。(10分)
最近一段时期,微博上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议论颇多,谴责者有之,理解者有之,庖丁解牛般分析者也有之。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声音就是“治乱象,用重典”,也就是重罚每一个不守规矩的行人。但社会舆论也有一种声音,“中国式过马路”只靠严管罚款是无法根治的。
(2)请你就“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社会现象,从政治生活角度为政府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