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经济时代”,众多小微企业对经济的总体贡献将大大超过少数垄断性企业,个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将远远超过政府投资的作用,而当前我国以上两大主体的处境都不容乐观。这启示我们,在“微经济时代”要( )
A.摆脱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B.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C.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提高居民个人收入
D.改革企业组织形式,转变个人消费观念
2012年我国入选世界500强的中央企业数量达到42家,是十年前的7倍,但多数央企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题。为此,中央企业应( )
①遵循价值规律,不断深化改革 ②依靠科技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③促使自身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着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统计显示,我国涉及工商登记的前置行政许可(审批)有100多项,个体户拿营业执照,需要经过道道门槛;并且各部门制定行业管理法,普遍借鉴国际标准,标准偏高偏严。减少和降低个体户领取营业执照的门槛很重要,因为个体经济( )
A.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
C.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
D.在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股权融资的方式换取民间资本投资,无论对解决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债务问题,还是对中国铁路的深化改革,都是较理想的方式。为此,铁路部门将全面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民间资本的引入( )
①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意味着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投资准入门槛被取消
③有利于打破行业垄断,为铁路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市场元素
④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巩固其主体地位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①③
“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及时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强培育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想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 )
A.保证公有资产在所有地域和行业都占主体地位
B.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挥其主导作用
C.缩减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D.保证公有制经济在关键行业和领域占支配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投资和净出口,消费需求始终是短板。2000~2011年,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率由65.1%降至55.5%,而投资对GDP的贡献率由22.4%提高至48.8%。在消费需求中,居民消费占比由2000年的74.5%降至72.2%。在出口大幅下滑、投资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虽然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但消费需求增速仍然呈现明显下滑。
材料二:对于2013年全年的消费形势,专家预计总体乐观:国务院出台了长期拉动消费的政策,此外,国家还出台了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就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的政策。国务院还提出要优先发展家庭服务业态,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居民“没钱消费”或者“不敢消费”的机制性问题。
(1)结合材料一,分析消费需求增速持续下滑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专家对2013年全年的消费形势保持总体乐观的理由。(12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政府解决居民“没钱消费”或“不敢消费”的机制性问题的政治生活依据。(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