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3D打印技术原理很简单。先是设计目标物,之后将设计的标准文件格式导出并传送给一台3D打印机,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至于想打印什么,就靠创意和想法。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为用户定制助听器,复制建筑模型,制造人体组织、艺术品,用食材打印饼干等,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1)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等,有人说这是意识的作用。你是如何认识的?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上图说明3D打印企业如何实现从生长期到成熟期的发展。并说明其发展的经济意义。
(3)3D打印技术发明与应用是一种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请谈谈科技创新的辩证法依据是什么。
城镇化是拉动消费、增加投资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手段。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及各类国家城镇化率比较
国家 | 中国 | 中等发达国家 | 发达国家 | 美国 |
城镇化率(%) | 51.3 | 85 | 95 | 97 |

图(a) 2012年我国三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图

图(b)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图
材料二 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国际需求萎缩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进入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阶段。我国市场空间大,回旋余地大,无论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是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处处都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1)说明材料一中表、图各自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论证“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多样性分析我国为什么把扩大内需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
2012的中秋、国庆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虽然问题简单,但答案却是千奇百怪。从哲学的角度看,幸福应该是( )
①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实现国家利益
④追求物质贡献而忽视精神贡献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榜样激励人的成长。不同时代的榜样既具有特定时代的“粉丝”群体,又因其精神传递着某种积极的价值而得到后人的认可并延续其影响。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矛盾的特殊性通过矛盾的普遍性得以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经过各方的努力,中国粮食生产连年增长,但是,中国粮食生产正面临着人均耕地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缺乏、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等问题,将来发生减产甚至连年减产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告诉我们( )
①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潜在的危机
②要正确处理主次矛盾关系,创造有利条件避免矛盾双方转化
③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漫画说明( )

A.矛盾双方相辅相成
B.矛盾双方相互斗争
C.社会意识有时决定社会存在
D.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